丝网印刷油墨(丝印油墨)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时使用的专用油墨,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独特的印刷效果。使用
丝网印刷油墨时,需从操作规范、环境控制、设备维护、安全防护四大方面综合把控,以确保印刷质量、效率及人员安全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
一、操作规范:精准控制印刷参数
油墨调配与搅拌
充分搅拌:开罐后需用搅拌器彻底混合,避免颜料沉淀导致颜色不均。
按需调配:计算耗墨量,避免过量调配造成浪费;混合不同批次油墨时需测试兼容性。
调色原则:在稳定自然光下调色,采用“由浅入深”原则,先使用同品牌油墨减少色调偏差。
印刷参数调整
刮刀角度与压力:刮刀角度通常为45°~75°,压力需适中,避免墨层过厚或糊版。
网版张力:网版张力需均匀,张力不足会导致图案变形,张力过大易撕裂网布。
印刷速度:根据油墨干燥方式调整速度,UV油墨可高速印刷,溶剂型油墨需降低速度以延长干燥时间。
多色印刷顺序
由深到浅:先印刷深色油墨,再逐步叠加浅色,避免浅色被深色覆盖。
干燥间隔:每色印刷后需充分干燥,防止油墨混合导致串色。
二、环境控制:优化印刷条件
温度与湿度
温度:理想范围为20~25℃,温度过高会加速油墨干燥,导致堵网;温度过低则影响流动性。
湿度:相对湿度控制在50%~70%,湿度过高易导致油墨吸湿结块,湿度过低则产生静电。
通风与清洁
通风:溶剂型油墨需良好通风,避免溶剂挥发积聚引发火灾或中毒。
清洁:定期清理工作台、网版及刮刀,避免油墨残留固化后难以清除。
三、设备维护:保障印刷稳定性
网版清洗与保存
清洗:印刷后立即用专用清洗剂清洗网版,避免油墨固化堵塞网孔。
保存:清洗后的网版需晾干,存放在干燥、避光处,防止变形或发霉。
刮刀与回墨刀保养
定期更换:刮刀磨损会导致墨层不均,需定期检查并更换。
清洁:每次印刷后用溶剂擦拭刮刀,去除残留油墨。
印刷机校准
水平校准:确保印刷机平台水平,避免印刷压力不均。
传动系统检查:定期检查皮带、齿轮等传动部件,确保运行平稳。
四、安全防护:规避风险
个人防护
防护装备:佩戴防毒面具、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油墨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气体。
着装要求:穿防静电工作服,避免静电引发火灾。
防火防爆
溶剂管理:溶剂型油墨需远离火源,存放于阴凉通风处。
消防设施:工作场所需配备灭火器、沙箱等消防器材,并定期检查有效性。
废弃物处理
分类回收:废油墨、清洗剂需按危险废物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。
空罐处理:油墨罐需彻底清洗后回收,防止残留溶剂挥发。
五、特殊油墨的针对性注意事项
UV油墨
避光操作:UV油墨对紫外线敏感,需在黄光环境下调配和储存。
固化测试:印刷前需测试紫外线固化灯能量,确保油墨完全固化。
水性油墨
防冻:冬季需添加防冻剂,避免油墨结冰。
pH值控制:定期检测油墨pH值,偏酸或偏碱会影响印刷效果。
导电油墨
搅拌均匀:导电颗粒易沉淀,需频繁搅拌以保持导电性能。
厚度控制:墨层过厚会导致电阻增大,需通过刮刀角度调整墨层厚度。
六、质量检查与问题应对
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堵网:检查油墨粘度、网版张力及印刷压力,调整参数或清洗网版。
墨层不均:检查刮刀角度、压力及网版平整度,重新校准设备。
附着力差:确认承印物表面处理是否到位,或更换专用油墨。
抽样检测
外观检查:检查图案是否清晰、无残缺、无拉丝。
性能测试:对耐磨损、耐腐蚀、导电性等关键性能进行抽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