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烤油墨是一种无需烘烤即可固化的油墨,广泛应用于金属、玻璃、陶瓷、电镀面、阳极氧化铝等多种材质的丝印或移印工艺中。以下是其详细的使用方法,涵盖印前准备、油墨调配、印刷工艺、干燥固化及后续处理等关键步骤:

一、印前准备
材质表面处理
清洁:使用酒精、白电油或专用清洁剂彻底清除印件表面的尘埃及油渍,确保无指纹、汗渍等污染物。
干燥:清洁后用干净布擦干或自然晾干,避免水分影响油墨附着力。
平整度检查:确保印件表面平整,无凹凸、划痕或毛刺,必要时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。
环境控制
温度与湿度:保持印刷环境温度在15-30℃,湿度在50%-70%,避免极端环境导致油墨干燥过快或过慢。
通风:确保空气流通,减少油墨中溶剂挥发对人体的影响。
二、油墨调配
基础调配
主剂与稀释剂比例:根据油墨说明书,按推荐比例(如1:0.8-1.2)加入稀释剂,搅拌均匀。例如,印刷金属材质时,若需快速干燥,可增加稀释剂比例;若需更厚墨层,则减少稀释剂。
固化剂添加:若油墨需添加固化剂(如双组分免烤油墨),先按比例加入固化剂,搅拌5-10分钟至完全混合,再静置5-10分钟让交联反应充分进行,最后添加稀释剂调整粘度。
粘度调整
测试方法:用刮刀挑起油墨,观察其流平性。若油墨呈丝状不断裂,说明粘度过高;若流平过快,则粘度过低。
调整策略:粘度过高时,逐步添加稀释剂;粘度过低时,可加入少量原墨或增稠剂。
特殊添加剂
慢干膏:印刷细小文字或图案时,添加1%-3%的慢干膏,防止墨层扩散、毛刺或塞网。
消泡剂:若油墨中气泡较多,可添加少量消泡剂消除气泡,避免印刷表面出现针孔。
三、印刷工艺
网版选择
目数:根据图案精细度选择网版目数。粗线条图案可用80-120目网版;细小文字或高精度图案需用200-300目网版。
张力:确保网版张力均匀(通常≥18N/cm),避免印刷时网版变形导致图案模糊。
刮刀选择与调整
硬度:根据油墨粘度和印件表面粗糙度选择刮刀硬度。光滑表面可用70-75度硬刮刀;粗糙表面需用60-65度软刮刀。
角度与压力:刮刀角度通常为75-85度,压力适中,确保油墨均匀转移至印件表面。
印刷操作
试印:先在废料上试印,检查图案清晰度、墨层厚度及颜色一致性,调整刮刀压力、速度及油墨粘度至最佳状态。
正式印刷:保持匀速印刷,避免停顿或反复刮印,防止墨层不均或产生鬼影。
多色印刷:若需多色套印,每色印刷后需充分干燥(表干5-10分钟)再进行下一色印刷,避免颜色混叠。
四、干燥固化
自然干燥
表干时间:通常为5-10分钟,具体时间受环境温度、湿度及油墨类型影响。
实干时间:24小时内达到完全固化,期间避免触摸或堆叠印件,防止粘连或划伤。
加速干燥(可选)
低温烘烤:若需缩短干燥时间,可将印件置于80℃烘箱中烘烤15-30分钟。注意温度不可过高,否则可能导致油墨变色或附着力下降。
红外线加热:使用红外线灯局部加热,加速干燥过程,适用于小面积印刷。
五、后续处理
质量检查
附着力测试:用划格法或胶带法检查油墨附着力,确保无脱落或剥离现象。
耐磨性测试:用指甲或硬物轻刮印刷表面,检查墨层是否耐磨。
耐化学品测试:用酒精、汽油等溶剂擦拭印刷表面,检查是否褪色或溶解。
包装与储存
完全干燥后包装:确保油墨完全固化后再进行包装,避免粘连。
储存条件:未使用的油墨需密封保存,置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