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环保油墨,丝印油墨,UV油墨橡胶油墨等各种油墨生产,欢迎广大顾客来电油墨厂家!

产品展示

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东莞市樟木头百利宝丝印器材厂
东莞市展墨环保印刷材料有限公司
地 址:东莞市樟木头樟深大道
    北77号
电 话: 0769-87702086
手 机:杨先生/13825707987
    王小姐/13421996708
主 营:东莞油墨、东莞丝印油墨、东莞UV油墨、橡胶油墨;皮革油墨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了解一下金属油墨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百利宝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7-29
  ​金属油墨的生产工艺流程以 “金属颜料均匀分散” 和 “体系稳定性调控” 为核心,需兼顾金属颜料的片状结构保护(避免破碎影响光泽)和连接料的兼容性(确保附着与印刷适配)。以下是详细流程及关键控制点:
金属油墨
一、生产前准备:原料筛选与预处理
金属油墨的原料质量直接决定最终效果,需提前检测和预处理,避免后续工序出现颗粒、沉淀等问题。
核心原料筛选
金属颜料:根据油墨类型选择(如银墨选铝粉,金墨选铜锌合金粉),重点检测粒径分布(片状颗粒大小均匀,如镜面银墨需 80% 颗粒粒径在 10-20μm)、形状完整性(光学显微镜下观察,片状无破碎)和表面状态(是否有氧化层,铜粉需检测抗氧化涂层厚度)。
连接料树脂:根据印刷工艺选择(如胶印用聚酰胺树脂,丝印用丙烯酸树脂),要求透明度高(400-800nm 波长透光率≥90%)、与金属颜料相容性好(混合后无絮凝)。
溶剂 / 稀释剂:溶剂型选乙酸乙酯、异丙醇等(挥发速度匹配印刷工艺);水性选去离子水 + 少量助溶剂(如乙二醇),需控制电导率(≤50μS/cm,避免金属颜料腐蚀)。
辅助剂:分散剂(选片状颜料专用型,如聚酰胺蜡)、防沉剂(气相二氧化硅)、抗氧化剂(铜粉用苯并三唑类)。
金属颜料预处理(关键步骤)
防氧化处理:铜粉、铜锌合金粉需在惰性气体(氮气)环境下过筛,去除氧化结块颗粒;必要时添加微量抗氧化剂(占颜料质量的 0.5%-1%),提前混合活化。
分散预混:铝粉、铜粉易团聚,需先与少量溶剂 + 分散剂混合(比例 1:1:0.05),用低速搅拌(300-500rpm)预分散,避免高速剪切破坏片状结构。
二、主体混合:连接料制备与颜料分散
这一步是油墨 “成型” 的核心,需通过逐步混合和温和分散,让金属颜料均匀悬浮在连接料中,同时保持片状结构完整。
连接料制备
将树脂、溶剂按比例(如树脂:溶剂 = 1:1.5,根据黏度需求调整)加入搅拌罐,在 60-80℃(树脂溶解温度)下低速搅拌(800-1000rpm),直至树脂完全溶解(无颗粒,用 200 目滤网过滤)。
降温至室温后,加入防沉剂、消泡剂(如有机硅类,占总量 0.1%-0.3%),继续搅拌 30 分钟,形成均匀的基料体系。
金属颜料分散(核心工序)
分步投料:将预处理后的金属颜料按比例(颜料占油墨总质量的 10%-20%,镜面油墨需提高至 25%)缓慢加入连接料中,边加边用桨式搅拌(500-800rpm),避免局部团聚(若出现结块,需暂停投料,手工打散)。
低剪切分散:使用篮式砂磨机或三辊机(避免高剪切设备如球磨机,防止片状颜料破碎),控制分散速度(砂磨机转速 1500-2000rpm)和时间(20-40 分钟),通过研磨介质(氧化锆珠,直径 1-2mm)的温和挤压,使颜料颗粒均匀分散(检测:用刮板细度计测粒径,≤15μm 为合格)。
关键控制:分散过程中监测温度(≤40℃,高温会导致溶剂挥发过快或树脂变性);每 10 分钟取样观察,确保无 “鱼眼”(未分散的颜料团)。
三、调合与稳定化:调整性能至目标参数
分散后的油墨需调整黏度、光泽、干燥速度等指标,并通过稳定化处理防止储存过程中颜料沉淀或氧化。
性能调整
黏度调节:根据印刷工艺要求(如胶印黏度 20-30s,丝印黏度 80-100s,涂 4 杯测试),加入溶剂(降低黏度)或增稠剂(如聚乙烯蜡,提高黏度),搅拌均匀(500rpm,10 分钟)。
光泽微调:若光泽不足,可添加少量超细片状金属颜料(5%-10%);若光泽过强(需哑光效果),可加入 0.5%-1% 的消光粉(气相二氧化硅),低速搅拌(避免破坏金属片)。
干燥速度调节:溶剂型可添加快干剂(如醋酸丁酯)或慢干剂(如环己酮);水性可添加成膜助剂(如丙二醇甲醚),比例控制在 1%-3%。
稳定化处理
抗氧化强化:金墨需额外加入 0.5%-2% 的抗氧化剂(如硫代硫酸钠),搅拌均匀后检测氧化诱导时间(≥24 小时,加速试验:60℃放置 24 小时无变色)。
防沉处理:加入防沉剂(如改性膨润土,占总量 1%-2%),高速搅拌(1500rpm,15 分钟)使其充分活化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防止金属颜料沉降(检测:样品静置 72 小时,无明显分层为合格)。
四、过滤与检测:去除杂质并确认质量
最终油墨需过滤去除分散过程中产生的细小杂质,并通过全项检测确保符合标准。
过滤净化
用多层滤网过滤(先 200 目去除大颗粒,再 300 目精细过滤),过滤压力≤0.2MPa(避免高压破坏金属片结构);若有必要,可采用离心过滤(转速 3000rpm,5 分钟)去除微量杂质。
过滤后观察油墨状态:无明显颗粒、无气泡,颜色均匀(银墨呈均匀银白色,金墨呈均匀金黄色)。
全项质量检测
基础指标:细度(≤15μm)、黏度(符合工艺要求)、固含量(溶剂型 30%-40%,水性 40%-50%)。
性能指标:
光泽度(60° 角检测,银墨≥80GU,金墨≥70GU);
附着牢度(划格法测试,在 PET 薄膜上附着力≥4B);
耐候性(紫外老化试验:照射 24 小时,光泽保持率≥80%);
稳定性(静置 30 天,无分层、无硬块,搅拌后恢复均匀)。
五、包装与储存:保持油墨稳定性
包装:采用密封金属罐或深色塑料桶(避免光照加速氧化),罐内预留 5%-10% 空间(防止溶剂挥发膨胀),盖口加密封垫防止泄漏。
储存:阴凉通风处(温度 15-30℃,湿度≤60%),远离火源和酸性物质(避免腐蚀金属颜料);储存期一般为 6 个月(金墨缩短至 3 个月,因铜粉易氧化),使用前需搅拌均匀(低速 5 分钟,避免剧烈搅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