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光油墨是一种对紫外线(UV)或特定波长光线敏感的特殊油墨,其化学性质会在光照下发生快速变化(如固化、交联或分解),从而实现图案的精确转移和固化。这种特性使其在精密印刷、电子电路、防伪标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。以下是关于感光油墨的详细介绍:

一、基本组成
感光油墨的核心成分包括感光树脂、单体 / 交联剂、光引发剂,以及辅助成分(如颜料、溶剂、添加剂等):
感光树脂:是油墨的成膜主体,决定油墨的基本性能(如附着力、硬度、耐化学性),常见类型有丙烯酸酯类、环氧树脂类、聚酯类等。
单体 / 交联剂:作为活性稀释剂,调节油墨粘度,同时在光照下与感光树脂发生交联反应,形成三维网状结构,增强固化后的强度。
光引发剂:在特定波长(通常 200-400nm)光线照射下分解,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,触发树脂与单体的聚合反应,是感光固化的 “启动器”。
其他成分:颜料赋予油墨颜色;溶剂用于调节施工粘度(部分无溶剂型油墨不含溶剂);添加剂(如消泡剂、流平剂)改善印刷性能。
二、工作原理
感光油墨的核心原理是光化学聚合反应,流程大致如下:
涂布:将液态感光油墨均匀涂覆在承印物表面(如金属、塑料、玻璃、电路板基材等)。
曝光:用带有图案的掩膜(或菲林)覆盖在油墨层上,通过紫外线或特定光源照射。受光区域的油墨因光引发剂作用,快速发生交联固化,形成不溶的固态图案。
显影:用特定溶剂(或水)冲洗未曝光区域,未固化的油墨被溶解去除,留下与掩膜一致的固化图案。
后固化(可选):部分油墨需经过二次曝光或加热,进一步增强固化程度,提升性能(如硬度、耐腐蚀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