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环保油墨,丝印油墨,UV油墨橡胶油墨等各种油墨生产,欢迎广大顾客来电油墨厂家!

产品展示

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东莞市樟木头百利宝丝印器材厂
东莞市展墨环保印刷材料有限公司
地 址:东莞市樟木头樟深大道
    北77号
电 话: 0769-87702086
手 机:杨先生/13825707987
    王小姐/13421996708
主 营:东莞油墨、东莞丝印油墨、东莞UV油墨、橡胶油墨;皮革油墨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移印油墨使用过程中如何控制质量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百利宝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8-28
  ​移印油墨作为凹版印刷的重要分支,核心用于不规则、小面积或曲面基材(如塑料按键、金属徽章、电子元件)的印刷,其质量控制需贯穿 “油墨调配、设备参数、基材预处理、印刷操作、干燥固化” 全流程,重点解决 “附着力差、图案残缺、颜色偏差、边缘毛糙” 等常见问题。以下从6 大关键环节梳理质量控制要点,结合实际生产场景提供可落地的操作规范:
移印油墨
一、前期准备:基材预处理与油墨适配 —— 从源头避免基础缺陷
移印质量的 “先天基础” 在于基材与油墨的匹配性,若预处理不到位或油墨选型错误,后续调整难以弥补,需重点关注 2 点:
1. 基材表面预处理:解决 “附着力差” 核心问题
移印油墨的附着力依赖基材表面的 “清洁度” 和 “表面能”,常见问题(如图案脱落、刮擦掉墨)多源于预处理不彻底:
清洁除污:
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、粉尘、脱模剂(塑料件生产时残留):塑料 / 橡胶基材用异丙醇或乙酸乙酯(浓度 99% 以上)擦拭(避免用酒精,部分塑料易被腐蚀);金属基材用中性清洗剂 + 超声波清洗(清除氧化层和油污),清洗后需用无尘布擦干,避免水渍残留。
清洁后需在 1 小时内完成印刷(防止基材表面再次吸附灰尘或氧化),若间隔超过 1 小时,需重新清洁。
表面活化(针对低表面能基材):
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硅胶等低表面能基材,需通过等离子处理(推荐)或 ** corona(电晕)处理 ** 提升表面能:等离子处理时间 10-30 秒(根据基材厚度调整),处理后表面张力需达到 38-42 dynes/cm(用表面张力测试笔检测,低于 38 dynes/cm 时油墨易缩边);硅胶基材还需先涂 “硅胶处理剂”(如 KH-550 硅烷偶联剂),增强油墨与基材的结合力。
2. 油墨选型与调配:确保 “颜色准确 + 性能适配”
移印油墨需根据基材材质、使用环境(如耐温、耐摩擦)选择,且调配过程直接影响颜色和印刷流畅性:
油墨选型原则:
基材匹配:塑料基材选 “塑胶移印油墨”(如 PVC 用 PVC 专用墨,ABS 用 ABS 专用墨),金属基材选 “金属移印油墨”(需搭配金属附着力促进剂),硅胶基材选 “硅胶专用移印油墨”(含硅胶偶联剂);
性能需求:户外使用需选 “耐 UV 油墨”(添加 UV 吸收剂,防止暴晒褪色),接触人体的产品(如儿童玩具、餐具)需选 “食品级移印油墨”(符合欧盟 EN 71-3、美国 FDA 标准),高温环境(如汽车内饰)需选 “耐高温油墨”(耐温≥120℃)。
油墨调配规范:
稀释剂添加:移印油墨需用专用稀释剂(不可混用其他类型稀释剂,如塑胶墨用塑胶稀释剂,金属墨用金属稀释剂),添加比例为油墨:稀释剂 = 10:1-10:3(根据油墨黏度调整,黏度需控制在 15-25 秒 / 涂 4 杯,25℃环境下)—— 黏度太高易导致图案残缺、边缘毛糙,黏度太低易导致图案扩散、颜色变浅;
颜色调配:需按 “潘通色卡号(Pantone)” 或样品调色,采用 “少量多次” 原则添加色浆(每次添加量≤5%,避免色浆过量导致油墨性能下降),调配后需搅拌均匀(用搅拌棒搅拌 3-5 分钟,无颗粒或色团),并在 12 小时内使用(防止色浆沉淀或油墨变质);
助剂添加:按需添加专用助剂,如 “附着力促进剂”(添加比例 1%-3%,提升油墨与基材结合力)、“流平剂”(添加比例 0.5%-1%,解决图案表面橘皮、针孔)、“消泡剂”(添加比例 0.3%-0.5%,消除油墨中的气泡,避免印刷后出现白点)。
二、设备参数调试:移印机核心参数控制 —— 决定图案精度
移印机的 “胶头、钢版、刮刀、行程” 四大参数直接影响图案的清晰度、完整性,需逐一校准:
1. 胶头选择与调整:解决 “图案残缺、套印不准”
胶头是移印的 “核心传递部件”,需根据印刷图案的大小、形状、基材曲面度匹配:
胶头材质与硬度:
软胶头(硬度 20-30 Shore A):适用于曲面、凹凸不平的基材(如按键、玩具曲面),贴合性好,可覆盖细微纹路,但易变形,不适合精细线条;
硬胶头(硬度 40-50 Shore A):适用于平面、精细图案(如电子元件的文字、二维码),变形小,图案精度高,但贴合性差,曲面印刷易出现漏印。
胶头高度与压力:
高度:胶头下降至钢版表面时,压缩量为胶头直径的 5%-10%(如直径 50mm 的胶头,压缩 2.5-5mm)—— 压缩量太小易导致油墨转移不充分(图案缺墨),太大易导致胶头变形(图案拉伸);
压力:胶头接触基材时的压力需均匀(通过调压阀控制,通常 0.1-0.3MPa),压力过大易导致图案扩散(边缘毛糙),压力过小易导致图案局部缺墨(尤其是细小文字)。
2. 钢版(凹版)检查与安装:确保 “油墨存储与转移正常”
钢版的凹腔深度、边缘光滑度直接影响油墨的承载量和转移效果:
钢版质量检查:
凹腔深度:根据油墨厚度需求调整,常规图案深度 0.015-0.03mm(文字、细线选 0.015-0.02mm,避免油墨过多导致晕染;色块选 0.02-0.03mm,确保颜色饱满),深度偏差需≤0.005mm(用深度规检测);
边缘光滑度:钢版凹腔边缘需无毛刺、无锯齿(用放大镜观察),否则刮刀刮墨时易残留油墨,导致印刷后图案边缘有 “墨刺”。
钢版安装固定:
钢版需水平安装在移印机的工作台面上(用水平仪校准,水平偏差≤0.1mm/m),且与胶头的中心对齐(偏差≤0.5mm),避免胶头偏移导致图案套印不准;
钢版底部需垫 “防滑胶垫”(厚度 1-2mm),防止印刷过程中钢版移位,影响图案位置精度。
3. 刮刀调试:解决 “油墨残留、图案不均”
刮刀的作用是刮除钢版表面多余油墨,仅保留凹腔内的油墨,调试重点在 “角度、压力、速度”:
刮刀角度:
常规角度 30°-45°(锐角):适用于大多数油墨,刮墨干净,凹腔内油墨残留均匀;角度太小(<30°)易导致刮墨不彻底(钢版表面残留油墨,印刷后图案有底色);角度太大(>45°)易刮伤钢版凹腔(破坏图案边缘)。
刮刀压力与速度:
压力:0.05-0.1MPa(通过刮刀调压阀控制),压力太小易残留油墨,太大易导致刮刀变形(刮墨不均);
速度:刮刀移动速度 50-100mm/s(与胶头移动速度匹配),速度太快易导致凹腔内油墨未刮平(图案局部缺墨),太慢易导致油墨在钢版表面干结(转移效果差)。
4. 行程与速度匹配:避免 “套印偏差、图案拉伸”
移印机的 “胶头上下行程、左右移动行程” 需与基材尺寸、钢版尺寸匹配:
上下行程:胶头从最高点下降到基材表面的距离,需比基材高度高 10-20mm(避免胶头下降时碰撞基材),且下降速度需 “先快后慢”(接近基材时减速,防止压力骤增导致图案变形);
左右行程:胶头从钢版移动到基材的距离,需确保图案中心与基材印刷位置中心对齐(偏差≤0.1mm),移动速度需均匀(50-80mm/s),避免速度波动导致胶头晃动(套印不准)。
三、印刷操作:现场过程控制 —— 减少人为失误
即使前期准备充分,操作不当仍会导致质量问题,需规范操作流程:
1. 油墨转移过程控制:
印刷前需 “试印 3-5 次”:观察图案的颜色、清晰度、附着力,调整参数至最佳状态(如试印发现图案缺墨,可适当增加胶头压力或降低油墨黏度;发现图案扩散,可减少胶头压缩量或提高油墨黏度);
印刷过程中需 “每 10 分钟检查 1 次”:查看胶头是否有油墨残留(若残留过多,用干净的无尘布蘸稀释剂擦拭胶头表面)、钢版凹腔是否有干结油墨(若有,用专用钢版清洗剂清洗凹腔,避免堵塞);
基材放置需 “定位准确”:使用工装夹具固定基材(尤其是小尺寸、不规则基材),夹具定位偏差≤0.05mm,避免基材移位导致图案位置偏移。
2. 异常处理:
若印刷过程中出现 “气泡”:立即停止印刷,检查油墨是否有气泡(若有,添加消泡剂并搅拌均匀)、胶头表面是否有油污(用稀释剂擦拭干净);
若出现 “图案缺边”:检查胶头是否变形(更换胶头)、钢版凹腔是否堵塞(清洗钢版)、油墨黏度是否太高(添加稀释剂调整);
若出现 “颜色偏差”:检查油墨是否沉淀(搅拌均匀)、色浆添加比例是否准确(重新调配油墨)、干燥温度是否过高(导致颜色变色,降低干燥温度)。
四、干燥固化:确保油墨性能达标 —— 避免后期失效
移印油墨需通过干燥固化实现 “附着力、耐摩擦、耐候性” 等性能,不同类型油墨的固化方式不同,需精准控制:
1. 溶剂型油墨(最常见):
干燥方式:自然晾干或热风烘干(推荐热风烘干,效率高且干燥均匀);
参数控制:温度 40-60℃,时间 15-30 分钟(根据油墨厚度调整,厚度 0.01-0.02mm 需 15 分钟,0.02-0.03mm 需 25-30 分钟),风速 1-2m/s(避免风速过大导致油墨表面结皮,内部未干);
注意事项:干燥后需冷却至室温(20-25℃)再进行后续检测(避免高温下检测附着力不准确)。
2. UV 固化型油墨:
干燥方式:UV 灯照射固化(需使用与油墨匹配的 UV 灯,如汞灯、LED-UV 灯);
参数控制:UV 灯功率 80-120W/cm,照射距离 10-15cm,固化时间 3-5 秒(根据油墨厚度调整,厚度每增加 0.005mm,时间增加 1 秒);
注意事项:UV 灯需定期更换(汞灯使用寿命 800-1000 小时,LED-UV 灯 20000 小时以上),避免功率衰减导致固化不彻底(附着力差)。
3. 双组分油墨(需固化剂):
干燥方式:室温固化或低温烘干;
参数控制:固化剂添加比例严格按油墨说明书(通常油墨:固化剂 = 10:1-8:1,不可过量或不足 —— 过量易导致油墨脆化,不足易导致固化不彻底),室温固化时间 24 小时(25℃),低温烘干(40℃)可缩短至 8-12 小时;
注意事项:调配后需在 4 小时内使用(双组分油墨易交联固化,超时无法使用)。
五、质量检测:量化标准 —— 确保批次一致性
印刷完成后需按 “外观、性能” 两大维度进行检测,不合格品需及时返工,避免流入下游:
1. 外观检测(肉眼或放大镜观察,标准光源下):
图案完整性:无缺墨、无断线、无气泡、无针孔(针孔直径≤0.1mm 为合格,且每平方厘米不超过 1 个);
边缘精度:图案边缘无毛糙、无晕染(边缘偏差≤0.05mm),套印图案的套印偏差≤0.1mm;
颜色偏差:与标准样品(或潘通色卡)对比,色差 ΔE≤1.5(用色差仪检测,ΔE 越小颜色越接近)。
2. 性能检测(按产品使用需求选择检测项目):
附着力测试:采用 “百格测试法”(用百格刀在图案表面划 10×10 个 1mm² 的方格,贴上 3M 胶带并快速撕下,方格内油墨脱落≤1% 为合格);
耐摩擦测试:用摩擦试验机(负载 500g,摩擦布为棉布)摩擦图案 100 次,无明显掉色、露底为合格;
耐温测试:将样品放入恒温箱,在规定温度(如 80℃)下放置 24 小时,取出后观察图案无变色、无脱落为合格;
耐溶剂测试:用蘸有异丙醇的棉布(负载 500g)擦拭图案 20 次,无明显掉色为合格(针对需接触溶剂的产品)。
六、后期存储与维护:延长油墨寿命,保障设备稳定
油墨存储:未开封油墨需存放在阴凉避光处(温度 15-25℃,湿度 40%-60%),避免暴晒或高温(防止油墨变质);已开封油墨需密封保存(加装密封盖,防止溶剂挥发导致黏度升高),且开封后 1 个月内使用完毕;
设备维护:印刷结束后需清洗设备 —— 胶头用稀释剂擦拭干净(避免油墨干结在胶头表面,影响下次使用),钢版用专用清洗剂清洗(去除凹腔内残留油墨,防止堵塞),刮刀用棉布蘸稀释剂擦拭(避免油墨残留导致刮刀生锈);定期(每周)检查移印机的传动部件(如导轨、轴承),添加润滑油(如锂基脂),确保设备运行顺畅。